羅嘉怡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雙學位課程總監、博導

簡介

羅嘉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曾任助理院長(知識交流)、雙學位課程總監。研究興趣包括教學法、學習動機、科技促進學習、腦認知與學習等。發表論文和書籍近百篇、應用程式mLang、GenAI輔助中文寫作自學與評改系統mAI Mind等。

演講主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學校採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作為課程體係以及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需求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學校採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作為課程體係以及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需求

演講內容摘要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BRI)國家與中國加強經濟與文化聯繫,對一種融合東西方教學方法並為學生提供全球機會的教育體系的需求日益增長。本次演講將探討如何透過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CSL)課程進行策略性整合,來增強和調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課程體系,以實現國際部署(iDSE)。儘管目前的DSE課程體系已作為一項國際公認的資格而備受矚目,其將嚴謹的學術標準與中西方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方式可謂無縫銜接,但其漢語課程主要是為母語者設計的。擬議的iDSE框架旨在透過納入專門的CSL學習路徑來解決這一局限性,這對於「一帶一路」倡議國家尤其重要,因為掌握漢語對於經濟合作、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都日益關鍵。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獲得全球60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的認可,為此增強措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香港大學教育校友基金會主席易先生將闡述該基金會在「一帶一路」倡議國家部署增強型iDSE課程體系的戰略願景,強調其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的橋樑作用。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漢語教育領域的領導專家羅教授將介紹專為國際學習者開發的創新CSL框架,該框架旨在補充現有的DSE結構,同時滿足非漢語母語者的獨特語言和文化需求。

本次演講將展示針對此全面方法而規劃的試點計畫、實施策略和預期成果,以幫助國際學生為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獲得機會做好準備。我們也將分享基金會的最終願景,即沿著「一帶一路」倡議國家建立iDSE學校網絡,建立教育橋樑,促進國際理解,推動文化交流,並培養精通東西方文化的未來全球領導者。透過這項舉措,我們旨在為「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學生開闢一條自然通道,使其能夠前往香港和中國內地接受高等教育,從而豐富人才庫,加強整個地區的教育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