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盈博士
救世軍田家炳學校副校長

簡介

梁慧盈博士是一位在英語教育和課程發展方面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她積極參與學術社群,擔任香港理工大學英語系校友會委員會成員,促進校友之間的聯繫。梁博士經常在學習與教學博覽會及大學會議上分享她的專業知識。她的研究興趣包括眼動應用、虛擬實境教學、第二語言習得以及語料庫語言學,對這些領域的發展和教育實踐的提升作出了貢獻。

演講主題

I. 虛擬實境教學對香港中小學生學習中國古詩文的成效――以「同走古人路──虛擬實境體驗學習中國古詩文」項目為例
教學目標

I. 虛擬實境教學對香港中小學生學習中國古詩文的成效――以「同走古人路──虛擬實境體驗學習中國古詩文」項目為例
教學目標

演講內容摘要

I. 虛擬實境教學對香港中小學生學習中國古詩文的成效――以「同走古人路──虛擬實境體驗學習中國古詩文」項目為例
本研究探討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教學對香港中小學生學習中國古詩文的成效,回應香港教育局《中國語文課程指引》中對古詩文學習的展望,包括提高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興趣和閱讀能力。中國古詩文語言優美,情意兼備,但對中小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傾向文本講讀,學生較難以深入體會詩文的意境與文化內涵。不同學校的學生,因年齡、文化背景的差異,學習古詩文時面臨不同挑戰。本研究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和學校的教學需要,結合教育局推出的適合中小學生程度的古詩文「建議篇章」,設計多套虛擬實境(VR)教學方案,通過眼動追蹤(Eye tracking)、人工智能聊天機(AI Chatbot)、沉浸式體驗構建古詩文中的場景及文化情境,為學生提供直觀且具吸引力的學習體驗。本研究以三所本地小學及一所國際學校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進行比較分析,對比傳統教學與VR教學在學生參與、學習動機和理解能力的差異,並對前線教師進行深度訪談。研究成果將為香港教育局提倡的「從閱讀中學習」目標提供創新教學方式的實證支持,並為本地和國際學校的古詩文教育提供多元教學策略,促進跨文化交流。

II. 眼動追蹤技術在評估中的應用

這個創新項目旨在利用眼動追蹤技術來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特別是針對面臨學習挑戰的學生群體。課程將整合互動教育材料,根據學生的參與度和認知反應量身定制學習活動,創造一個動態的學習環境。

教學目標

1. 即時資料分析:透過眼動追蹤技術,教師能夠即時了解學生的注意力分配,分析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過程,從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

2. 提高參與度與理解力:專注於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參與度,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幫助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建立信心。

教學策略
1. 個性化調整課程內容:根據眼動追蹤技術所提供的數據,教師可以調整課程內容,使其更符合每位學生的個別需求。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參與感,還能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具主動性。
眼動追蹤技術的引入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精準和有效。具體貢獻包括:

數據驅動的教學調整: 教師可以根據眼動數據明確知道學生的關注點和理解難點,從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
個性化學習體驗:根據不同學生的眼動數據,教師可以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學習活動,滿足每位學生的需求,實現真正的個性化學習。
增強學習互動:眼動追蹤技術能夠即時反映學生對互動材料的反應,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展望

這項創新項目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為教師提供了更精準的教學依據。隨著眼動追蹤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這種方法可以擴展到其他學科,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