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振辉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讲师; 博士生导师; 教育文凭(小学)科目统筹主任

简介

冯振辉博士现任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讲师,博士生导师,教育文凭(小学)科目统筹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语言科学博士。曾发表论文及研究方向包括企业传讯、情感分析、电脑辅助中文教学、语料库语言学。

演讲主题

I. 虚拟实境教学对香港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古诗文的成效――以「同走古人路──虚拟实境体验学习中国古诗文」项目为例
教学目标

I. 虚拟实境教学对香港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古诗文的成效――以「同走古人路──虚拟实境体验学习中国古诗文」项目为例
教学目标

演讲内容摘要

I. 虚拟实境教学对香港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古诗文的成效――以「同走古人路──虚拟实境体验学习中国古诗文」项目为例
本研究探讨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教学对香港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古诗文的成效,回应香港教育局《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中对古诗文学习的展望,包括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兴趣和阅读能力。中国古诗文语言优美,情意兼备,但对中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倾向文本讲读,学生较难以深入体会诗文的意境与文化内涵。不同学校的学生,因年龄、文化背景的差异,学习古诗文时面临不同挑战。本研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和学校的教学需要,结合教育局推出的适合中小学生程度的古诗文「建议篇章」,设计多套虚拟实境(VR)教学方案,通过眼动追踪(Eye tracking)、人工智能聊天机(AI Chatbot)、沉浸式体验构建古诗文中的场景及文化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且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本研究以三所本地小学及一所国际学校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传统教学与VR教学在学生参与、学习动机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并对前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研究成果将为香港教育局提倡的「从阅读中学习」目标提供创新教学方式的实证支持,并为本地和国际学校的古诗文教育提供多元教学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

II. 眼动追踪技术在评估中的应用

这个创新项目旨在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特别是针对面临学习挑战的学生群体。课程将整合互动教育材料,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认知反应量身定制学习活动,创造一个动态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

1. 即时资料分析:透过眼动追踪技术,教师能够即时了解学生的注意力分配,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2. 提高参与度与理解力:专注于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度,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建立信心。

教学策略
1. 个性化调整课程内容:根据眼动追踪技术所提供的数据,教师可以调整课程内容,使其更符合每位学生的个别需求。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
眼动追踪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精准和有效。具体贡献包括:

数据驱动的教学调整: 教师可以根据眼动数据明确知道学生的关注点和理解难点,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个性化学习体验:根据不同学生的眼动数据,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
增强学习互动:眼动追踪技术能够即时反映学生对互动材料的反应,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展望

这项创新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师提供了更精准的教学依据。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学科,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