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怡教授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双学位课程总监、博导

简介

罗嘉怡,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曾任助理院长(知识交流)、双学位课程总监。研究兴趣包括教学法、学习动机、科技促进学习、脑认知与学习等。发表论文和书籍近百篇、应用程式mLang、GenAI辅助中文写作自学与评改系统mAI Mind等。

演讲主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校采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作为课程体系以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校采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作为课程体系以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需求

演讲内容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BRI)国家与中国加强经济与文化联系,对一种融合东西方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全球机遇的教育体系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次演讲将探讨如何通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SL)课程进行战略性整合,来增强和调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课程体系,以实现国际部署(iDSE)。尽管当前的DSE课程体系已作为一项国际公认的资格而备受瞩目,其将严谨的学术标准与中西方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方式可谓无缝衔接,但其汉语课程主要是为母语者设计的。拟议的iDSE框架旨在通过纳入专门的CSL学习路径来解决这一局限性,这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尤为重要,因为掌握汉语对于经济合作、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都日益关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获得全球6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可,为这一增强措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香港大学教育校友基金会主席易先生将阐述该基金会在“一带一路”倡议国家部署增强型iDSE课程体系的战略愿景,强调其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汉语教育领域的领军专家罗教授将介绍专门为国际学习者开发的创新CSL框架,该框架旨在补充现有的DSE结构,同时满足非汉语母语者的独特语言和文化需求。

本次演讲将展示针对这一全面方法而计划的试点项目、实施策略和预期成果,以帮助国际学生为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获得机遇做好准备。我们还将分享该基金会的最终愿景,即沿“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建立iDSE学校网络,搭建教育桥梁,促进国际理解,推动文化交流,并培养精通东西方文化的未来全球领导者。通过这一举措,我们旨在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学生开辟一条自然通道,使其能够前往香港和中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从而丰富人才库,加强整个地区的教育联系。